近日,《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-2020年)(2017年修訂)》(以下簡稱《總體規劃》)獲得國務院批復。
《總體規劃》顯示,貴陽市城市發展目標為,規劃至2020年,打造公平共享創新型中心城市,建成大數據綜合創新試驗區,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,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會,在全省率先實現歷史性跨越。
貴陽市城市職能為:
视频app 1)省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科教、旅游服務中心
2)西部地區內陸與沿海沿邊開放的重要交通樞紐
视频app 3)國家大數據綜合創新試驗區、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、全省科教文化和科技創新服務中心
视频app 4)全國重要的以鋁、磷、煤為主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基地、高新技術及先進制造業基地
视频app 5)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
貴陽市將落實城市總體規劃改革要求,突出總規戰略引領和底線控制作用,推進生態文明、創新驅動和內陸開放三大戰略行動,即綠色發展,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,
堅定走生產發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;
视频app 創新發展,建設西部公平共享創新型中心城市,以高新區、經開區和大學城為載體構建創新工業體系;
開放發展,構建貴陽雙向開放、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,建設國家開放通道上的重要節點城市。
《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-2020年》(2017年修訂)
重點內容為:
1、城市空間結構:"雙核多組團"
滿足多層次多元化民生要求,激發經濟新動能,統籌城鄉空間布局。尊重以生態綠地為隔離,組團式發展的城市特色,規劃形成"雙核多組團"中心城區空間結構。
"雙核"為老城區服務核心和觀山湖區服務核心。"多組團"為白云、烏當、花溪、高新區、經開區、綜保區和臨空經濟區等城市功能組團。
2、2020年城市總體規劃核心指標:
视频app 城市發展規模:到2020年,貴陽市全市總人口640萬人,城鎮人口490萬人,中心城區人口規模400萬人,城鎮化水平達到76%,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380平方公里左右。
生態環境良好:
视频app 森林覆蓋率將從2008年的41.8%上升至2020年的60.0%。
水功能區達標率從2015年的68.6%上升至2020年的不低于82.0%。
视频app 到2020年,空氣質量優良率將不低于93.2%,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將達到100%。
經濟創新發展方面:
视频app GDP將從2012年的1710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5000億元;
到2020年,科技進步貢獻率將達到65%,高新產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5%。
公共服務均等&基礎設施提質方面:
到2020年,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置率將不低于98%,市民公交出行率達到40%,城鎮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30%。
视频app 到2020年,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不低于95%,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將從2008年的45張增長至2020年的84張,城鎮人均住房面積將從2008年的23平方米/人增長至2020的35平方米/人。
到2020年,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從2008年的47.21%增長至2020年的60%,社會安全指數將從2015年的92.1%增長至2020年的不低于95%。
3、綠地系統方面:
视频app 構建以城市公園為主體,山體、河流、濕地為基礎,紅楓湖、百花湖、阿哈水庫為重點,生態景觀廊道相貫通的城市生態網絡體系,形成"一河、百山、千園"的綠地系統布局結構。
● "一河"指的是南明河串聯沿線山水、人文景觀,形成城市的帶狀綠色空間。
视频app ● "百山"指的是保護大將山、板栗山、五甲坡等15座城市骨架山體,加快推進中心城區108個重要山體的景觀保護利用。
视频app ● "千園"指的是依托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、黔靈山公園、長坡嶺國家森林公園等大型城市公共開敞空間,規劃構建森林公園、濕地公園、城市公園、山體公園、社區公園"五位一體"城市公園體系。
到2020年:
規劃綠地與廣場用地5410公頃,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4.24%,人均公園綠地達到12.07平方米,綠化覆蓋率達到47%。
4、產業發展與布局方面
規劃形成"一城兩帶、四輪驅動、多區協同"的黔中產業核心集聚區。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,推動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在中高端消費、創新引領、綠色低碳、共享經濟、現代供應鏈、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,形成新動能。
视频app "一城"指科技創新城(貴陽主城區),"兩帶"指的是北部高新技術產業實體經濟帶和南部現代制造業實體經濟帶;"四核"指的是高新技術產業引領區、貴陽綜合保稅區、臨空經濟示范區、經濟技術開發區。
5、綜合交通方面
以環城高速和環城快速鐵路為依托,鐵路、機場、公路客貨運樞紐為支點,城市道路網絡為基礎,軌道交通、快速道路為骨干,構建全面開放的綜合交通體系。
形成"五環十八射"骨干路網系統。
"五環十八射"中,"五環"指的是貴陽市精品旅游環線、貴陽市第一環城高速、貴陽市第二環城高速,二環和中環。
6、完善公共交通體系方面
视频app 到2020年,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線網由5條線構成,建成6條BRT通道,總長達133.1公里。
軌道交通5條線為軌道1號線、2號線一期和二期、3號線一期、S1號線一期、S2號線一期北段。
视频app BRT6條線分別為BRT中環通道、BRT觀山湖—清鎮通道、BRT臨空通道、BRT花溪—貴安通道、BRT經開—孟關通道、BRT烏當通道。
7、城市風貌方面